#游记

刚放假,因为有一个亲戚在上海住院,所以两天都去探病。所住医院为上海长海医院,位于上海东北部的江湾区。第一次开车到医院的时候,路过一个残破的石制建筑。它被铁栏杆围住,建筑前的空地上杂草丛生,里面却停着几辆轿车,爬山虎盖满了墙壁,建筑整体风格是传统的,类似于中山陵。我估摸着它建于民国时期,上了年头,但仍然疑惑这样一个建筑为什么荒败至此,而且这是在繁华的上海。

我打开手机上的地图,定位。地图显示在我身边的这个建筑是「上海市图书馆旧址」,这大概能解释它的古老,但依然无法解释它的残破,而且这让我多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上海市图书馆在东北部的江湾呢?这在民国应该算是郊区,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何以造在这里?

好奇心来了便挡不住。

我上网搜索「上海市图书馆旧址」,但显示的信息都不是关于这个建筑,却指向市中心的图书馆旧馆。于是我把「黑山路」也加入搜索关键词,结果出现了零零散散的有关于「大上海计划」的条目。这个名词有些陌生,但我似乎曾经见过,应该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建筑以及江湾体育场有关。看来这个图书馆也是「大上海计划」产物。我随即开始搜索「大上海计划」,一段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逐渐揭开它的面纱。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市中心被外国租界占据,民国政府索性在江湾五角场地区开辟「新市区」,计划长远,规模宏大,要把上海建设成远东第一大都市第一大港口(亦是孙中山《建国方略》里的目标。同期还有南京的「首都计划」)。可惜不久淞沪会战爆发,租借以外地区受到重创。抗战胜利之后形势变化,「大上海计划」不复提起。

Read More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