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以及我眼中的书店

书店被唱衰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不过也有那么一些人反对说:“书店不死。”当然,如果他指的是书店的实体,那的确,不管是作为政府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还是读书人情怀的载体,书店都会长期地伫立在街边。甚至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书店变得越来越庞大,成为地区的“文化标杆”。

在我眼里,书店的珍贵之处在于为书、知识、人提供了场地,让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为了和那些“卖书的地方”——特别是卖教辅的——区分开来,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请名人,办讲座、读者交流会,吸引人流之后,再顺道提供咖啡茶饮,用这笔钱支持书店的发展。虽然这种讲座大多是推介新书的巡回站,有点功利的味道,但不失为书店发展的正确方向,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都有机会因为共同的读书取向和兴趣领域成为好友。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读者与书店老板之间的交流。在我眼里,一个理想的书店老板,一定是读书人、爱书人。他往往能够成为整个书店的灵魂所在,成为连接所有人的节点。没有这个节点的书店,那就是一个卖书的铺子,或者就干脆变成了咖啡馆、茶室,书在其中竟变成了点缀。

很多书店的老板是很有个性又懂书的人。台湾做过一系列的短小精悍的纪录片,叫做《书店里的影像诗》,介绍40家独立书店。老板们有的会滔滔不绝的推荐书,有的会自己选定每周陈列推荐的书,他们的存在为书店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书店老板的“隐退”,大多数并非出自自身的意愿。一方面,随着一些书店越来越大,书店老板很难顾及到所有人,或是雇用员工之后自己退居幕后,如单向街的许知远、先锋书店的钱晓华。也因为买书的人形形色色,要和书店老板搭上腔,实际的要求很高,双方都必须有很高的素养和功底。现在大多数逛书店的人没有这个底气。

书店老板的角色逐渐退化了,我们看到读书人去书店只是看书买书,很少会和老板或工作人员聊上两句。即使在这本“热爱书店的人不可不看”的书里面,海莲虽然与书店通信二十年,但这看上去更像是买家和淘宝卖家的聊天记录。我本是带着看由书衍生出来的神奇友谊的目的去的,我以为他们会滔滔不绝的谈论书,谈论自己的研究领域,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一“见”如故。但其实没有,说实话,就连海莲资助他们食物——我相信这出于她的好意——做法让人觉得这是施舍。

本书的译者是台湾的书店从业者陈建铭先生,爱书人,也爱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照他的话来讲,他是因为太爱这本书了才想到翻译它的。但英语中大量说法如果直译到中文来,语气会变得奇怪。特别是本书中的海莲,因为她性格直爽,所以说话直来直去,如果是英文,那很正常,但翻成中文,就显得矫情无礼。译者说自己故意翻得不好,想让读者们直接去看英文版,看来这目的是达到了。

但陈先生对于写信这件事的看法和我不谋而合:“全然是因为我由衷相信:致力消弭空间、时间的距离纯属不智而无益。就在那些自以为省下来的时、空缝隙里,美好的事物大量流失。我指的不仅仅是亲笔书写时遗下的手泽无法取代;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情状和情绪。”

——尽管我没看到这段话和本书的关系,书里的通信充其量是互联网史前的“联系卖家”,并没有体现书信的美好。假如现在有了淘宝,海莲肯定更愿意上网买书。

《大唐李白·将进酒》及那些未完成的 《现代英文选评注》荟萃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