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門閥政治》札記

釋「王與馬,共天下」

八王之亂最後一幕,成都王司馬穎與東海王司馬越對峙。越與王衍合作,衍生出琅琊王司馬睿與王導的合作。

睿之渡江,是越與王衍共同安排,非導的獨自策劃。

皇權闇弱,士族扶持司馬氏以實現自己的家族利益。

司馬氏的存在是各方博弈的結果,平衡被打破,東晉也就亡了。

穎與越都連結異族為軍事聯盟。劉淵和石勒支持穎,鮮卑部支持越,江東政權確立後,仍與鮮卑交好,賴以抵抗劉、石。

郗鑒

郗鑒是流民帥的代表,曾與越和睿有過接觸,又有門第,雖是二流家族出身,但後來也躋身上流。

由於王敦叛亂,朝廷需要一隻武裝力量來保衛自己,而士族並不是一定要保全司馬氏,所以明帝以郗鑒打通流民帥,依靠這隻力量守衛建康。

郗鑒一開始沒有過江,後受紀瞻推薦進入台城,與明帝共議抵禦王敦事。

但這些流民帥,也成為東晉的隱患,如後來造反的蘇峻,但他在民間口碑很好。

郗鑒在門閥鬥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成帝即位,年弱以太后庾氏,實權落入庾亮手中。庾亮征蘇峻入朝,致亂。平後外鎮蕪湖,與陶侃都威脅王導。鎮京口的郗鑒反對他們出兵,保持了當時的穩定。

郗鑒曾在周札的問題上反對王導。但後來兩家聯合。通過選宦、通婚,王導得到了郗鑒的軍事支持。

京口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地位,是建康的東方門戶。由於三吳地區為建康提供糧食,交通需由京口入長江至建康,控制京口,相當於握住建康的生命線。

京口晉陵曾十分荒蕪,大量流民安置於此,郗氏家族依靠這股力量站穩腳步,直到溫氏奪權。

庾亮

庾氏本儒學世家,順東晉潮流改儒為玄,才得以名列一流。庾亮與王導共同鞏固門閥勢力。成帝年少,庾亮以帝舅身份总揽朝政,因召苏峻入朝,引起苏峻叛乱。后引咎出都外镇。渐渐控制了上游各镇。与王氏的主要矛盾是江州。庾亮死後,庾氏繼續控制上游,後被桓溫替代。

桓溫

桓溫祖上隱晦不提,可能是預曹爽事而被族誅的桓范。桓氏門第不強,渡江有事功而被入選“江左八達”。桓某死蘇峻事有功。桓溫有遠志,被人看好,庾氏推舉,東晉朝廷也看好,逐漸代替庾氏掌控長江上游方鎮。朝廷其時簡文帝掌控,門閥不強,並不穩定。

桓溫步步為營,逐漸靠近建康。又多次以北伐為名,除去方鎮。北伐有功,曾至洛陽,但並不真心,雖稱北伐,實欲東進。他策劃立簡文帝。永和政局稍為平穩,蓋因北方各勢力鬥爭,無暇進攻東晉。這段時間留下較多逸事,並不因有多值得稱道,只因人們注意此事而已,如《世說新語》便有較多永和年間事。此輩人思想哲理上無甚大創建,但技藝上有貢獻,書畫等。

桓溫第三次北伐失敗,客觀上制約了其移晉鼎之野心,當然也因為他一生行事謹慎。簡文帝遺詔包含多方鬥爭,桓溫本可以以此上位,至少可以封王,但太原王氏及陳郡謝氏極力阻撓,事竟不成。之後謝氏逐漸登上舞臺。

陈郡谢氏

本身也不是望氏,但通過勉力經營,形成和桓氏對抗的重要力量,主要在方鎮上守護建康,由於朝中並未掌握大權,所以和之前的門閥不同。主要是在豫州、京口一帶帶兵。謝安重建了北府兵。在抵抗前秦時和上游的桓氏軍隊相互照應,阻止了北方的南侵。

謝氏一時極盛,但謝安死後無以為繼。在孫恩叛亂時謝氏被殺較多,劉宋代晉後謝氏也首當其衝。

淝水之戰,具有統一戰爭和民族侵略戰爭兩重屬性。但更多是民族侵略戰爭。苻堅以滅吳之戰為藍本,以此統一天下。但戰爭準備不周,政治內部存在矛盾,多民族沒有融合,東晉勢力較強等因素使得淝水之戰未能成功。

這時南北矛盾為主要矛盾,桓謝矛盾不顯。

北方民族仍有問題,苻堅的氐族發展水平本身不均勻,各族之間有間隙。先進的民族想要漢化,而邊緣民族又趁勢而起,直到所有的民族都發展了,才有統一全國的可能。融合是個反覆的過程。

太原王氏

地望高,與琅琊王氏共為門第之峰。是東晉門閥政治的結尾。太原王氏在平吳事中有功,在中原一支與匈奴劉聰近,並支持成都王司馬穎。而江東一支則支持東海王司馬越,所以在江東也為望族。

江東一支分為兩派,分別支持孝武帝與會稽王司馬道子,是主相相爭的附庸,最後兩敗俱傷,遂覆滅。

東晉門閥政治出現的兩個條件:皇權不振,士族專兵。

趣谈一则 青旅见闻一则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