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艺圃
之前去艺圃,从西中市转进吴趋坊。这还算一条大路,但已经不是干将路或者平江路那样的门面路了,两边都是杂货店面馆五金店修理铺这样的生活必需。走到一半,连绵的店铺一下断了,出现一条小路,路口白墙上光用红字写着“艺圃”两字(其他景点标识都是一块方方正正的铁牌子棕底白字尽显“古典优雅气质”)于是我们就依据指示拐进去。一条砖路,横向大概能容四五个人,两边都是白墙黑砖的平房,住着人,门口有老头老太坐在藤椅上晒太阳,不时出现两三条土狗,或黄或黑,你追我逐。墙檐上走过一只黑猫,高高在上地看了一眼踏入小巷的陌生人,然后优雅地走着猫步离开了。
我作为带路人颇为得意对同伴说,虽然艺圃在外不出名,可它和拙政园是一起进的世界文化遗产,门票便宜人还少,我们一定不虚此行。我说得挺大声,前面走着一位的老爷爷在我落声之后淡淡地重复了一句“世界文化遗产”,不知怎的,我突然很抱歉打扰了居民的生活,甚至有种惭愧,我们口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原住民”眼里,就是小时候捉迷藏的场所,是早晨锻炼的地方,是闲时“kill time”的去处。而名号只是吸引游客噱头,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甚至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困扰。
最终,我们在这片居民区里七绕八拐,找到了艺圃,几乎没有标识,走得快就会错过,售票口没有人,进去叫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