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的笔记。如果在美国生活居住,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理财书,可以用来作为初阶指南。

基于2019年的第二版
原笔记发布于 2019-06-20

Credit Card

信用分高可以降低贷款利率。根据信用分的组成来相应地采取措施使得整体分数提高。

  • Keep main cards for a long time and keep them active
    • 将所有的 subscription 转移到一张卡上。
    • Request a credit limit increase every six to twelve months. (Crdit limit 对信用分的影响有 30%)
  • 每年有一次免费获取信用分的机会。@Annualcreaditreport.com
  • Track calls to financial companies.
  • 剩余的部分都在讲 Debt 和利率,因为我每个月都还全款,所以不存在这些问题。

Banks

  • Checking Account 是入口,所有的收入应该首先到这个账户里,然后再分配。
  • 用信用卡来付账单,如果用不了,直接从 Checking Account 里面划账出去。
  • Saving Account 比 Checking Account 多了利息。
  • 推荐 Checking 和 Saving 在两个不同的银行。这样可以在心理上使得你区分两者,避免从 Saving 里面取钱。流程也变得更加麻烦(好事)。
  • Credit Union 是本地银行,不盈利,由顾客所有,服务会更好。
  • 银行靠贷款收利息来挣钱。同时向客户收取大量手续费来赚钱。好的银行不应该收手续费或者收较少的手续费。
  • 推荐的银行
    • Checking
      • Schwab Bank Investor Checking (https://www.uscreditcardguide.com/charles-schwab-visa-platinum-debit-card-no-atm-fee-wordwide/) with Schwab One Brokerage Account
        • No fees, no minimums, no-fee overdraft protection, free bill pay, free checks, an ATM card, automatic transfer and unlimited reimbursement of any ATM usage.
        • Although you need to open a Schwab brokerage (investment) account to get all fees waived, you don’t actually need to use the investment account.
        • 似乎需要一个 HP
    • Saving
      • Capital One 360 Saving
        • It lets you create virtual sub-savings accounts, in which you can specify savings goals like an emergency fund, wedding, or down payment for a house.
      • 个人倾向于开 Discover,但是 NRA 不容易开,必须到网店。

Get ready to Invest

关于投资的理论介绍。强调复利的作用。尽早开投资账户,可以操作股票。

个人理财的步骤:

  1. 雇主 match 401k,full match
  2. 还清 debt (不存在)
  3. 开 Roth IRA(收入少于120000,每年最多 5500)
  4. 还剩,再投资 401k
  5. HSA
  6. 开出退休账户的其他投资账户

401k

  • 退休账户,59.5 岁之后才能取出
  • 和雇主确认 paycheck 的一部分直接转入 401k
  • pretax money,转入不收税,取出的时候再收税,这样滚利的本金更多
  • 雇主会 match. Google offers a 50% 401k match up to $8,250.
  • 每年有限额,但是雇主的 match 不算在限额里。
  • 退休之前取出,10% penalty
  • 换工作怎么办
    • move it to an IRA(preferred)
    • old 401k to new 401k
    • leave you money at your current company
    • cash out

Roth 401k

  • some companies offer
  • after-tax, if you think the tax rates is higher in the future, it’s great
  • no income restrictions
  • can roll over to a Roth IRA

Roth IRA

  • 更多投资选择:index funds, individual stocks…401k 比较局限
  • after-tax,只对本金收税,利息不收税
  • 取本金不会有惩罚,但取赚到的利息会有。房子首付或者教育资金用的钱不收罚金(账号起码五年)。
  • income restriction,不能超过一定数额
  • 开 Roth IRA
    • 先要开一个投资账户
    • 推荐 Vanguard

HSA

  • Health Saving Account
  • Contribute tax-free money, take a tax deduction, grow it tax-free
  • Must have a high-deductible health plan
  • How it works
    • 存钱
    • get a debit card for qualified medical expenses including bandages, chiropractors, eye exams and glasses and prescriptions…
    • Tax free payment
    • 作为投资账户,be sure to open low-cost funds, ideally a target date fund
    • 65岁之后,这些钱可以用于任何用途

Conscious Spending

每月收入该投资投资该存存,然后剩下来的钱用在自己最重要的项目,想花多少都行,不用有负罪感。

Plan:钱被分成四类

  1. fixed costs: rent, utilities, debt… 50-60%
    • 房租,水电费,车,交通,超市食杂费,衣服
    • 在这些基础上加15%作为额外支出
  2. investment: 401k, Roth IRA… 10%(after tax, 但是包括401k)
  3. saving: Vacations, gifts, house down payment, emergency fund… 5-10%
    • check zillow for house price
  4. guilt-free spending money: dining out, drinking, movies, clothes, shoes… 20-35%

Envelope system: 把钱分到固定的信封,用完即止(和 budget 有什么区别?)

Save while sleeping

自动化理财流程

最好把所有bill设置在同一天,方便管理

  • 1号,工资到手
  • 2号,401k
  • 5号,checking to saving and Roth automatically
  • 7号,付清所有 bill,付清信用卡

The myth of financial expertise

理论上说明那些基金经理其实都没什么用。不操作比瞎操作反而好。

Active vs Passive Management

  • Mutual funds - collection of different investments like stocks or bonds. Try to pick the best ones.
    • Usually they fail to beat the market
    • high fee
  • Index funds
    • replace portfolio managers with computers
    • pick the same stock an index holds(S&P 500, NASDAQ…)
    • lower fee
    • long term, the overall stock market has consistently returned about 8 percent after inflaction

Investing

Goal: Choose investments, pay less in fees and get superior performance.

投资自动化,每月都打钱,不管市场如何。即使市场不好的时候也要继续投资。

  • FI: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钱生钱,直到某一个拐点,不需要依靠工作收入了。
  • RE: Retire early
    • Lean FIRE 过得很拮据
    • FatFire 享乐型

投资方案:

  • Asset allocation, the way you distribute the investments in your portfolio between stocks, bonds, and cash. Control the fish.
  • Asset allocatio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portfolio 年轻的时候股票占比多,随年龄加大债券的比重。股票的类别也要多元化。
  • stock
    • 高风险高收益,散户不建议
  • Bonds
    • 有时长,收益是固定的
    • 稳定,低风险
    • 越有钱越喜欢债券
  • Cash

  • Mutual Funds

    • 方便,fees,不是很可靠
    • 股票组合,按公司大小分,按公司类别分
    • 401k 里有 mutual funds
  • Index funds
    • 也要保障多样化,保证一个比例,need to rebalance regularly, usually every twelve to eighteen months. 停止继续往过多的部分加钱,补充不挣钱的部分直到重新平衡
    • 选择低费用的,一般来说0.2%
    • 研究过往收益
  • Target Date Funds
    • 设置一个退休日期,自动为你 rebalance
    • funds of funds

投资渠道:

  • 401k
    • few investments funds offered
    • options like aggressive investments/balanced investments/conservative investments
    • stay away from money market funds(like cash)
  • Roth IRA
    • 光给 Roth IRA 打钱是不够的,一定要买入
    • target date funds or index funds
  • 自己配置
    • 30% Domestic equities: US stock funds, including small- mid- large-cap stocks
    • 15% developed-world international equities: fund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UK, Germany, France
    • 5% emerging-market equities: like china
    • 20%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est: REITs invest in mortgages and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real estate
    • 15% Government binds
    • 15% Treasure inflac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
      模型来自:《Unconventional Success》

Other investment

  • real estate
    • 回报低,维护成本高
  • 艺术品
    • 风险高
  • 比特币

Maintain and grow your system
The Annual Financial Checklist

A rich life

买车

  • 买车需要考虑的因素

    • Reliability
    • A car you love
    • Resale value @kkb.com
    • Insurance: the rate for a new and used one can be different
    • 耗油量
    • 首付
    • 利率
  • 买车的 Do 和 Don’t

    • calculate total cost of ownership(maintenance, gas, insurance and resale value
    • buy a car last at least 10 years
    • don’t lease,除非
      • 追求新车,愿意付钱
      • 商人,租车有税收方面的好处
    • don’t sell it in fewer than seven years
    • don’t assume have to buy a used car
    • don’t stretch budget for a car
  • Use fightingchance.com () 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car
  • average car is driven about 15000 mils per year. Maintenance schedule

买房

  • 20% 的首付,月供不仅是贷款,还有 property taxes, insurance and maintenance fees(hundreds per month)
  • 第一套房子不会太好
  • 起码住十年
  • 中介会收大概 6% 的手续费
  • 月供是固定的,风险更大,还有机会成本,导致资金分布不均衡,作者其实不推荐买房。

  • The cost of buying a house

    • purchase price
    • down payment(10%)
    • closing costs
    • private mortgage insurance
    • interest
    • taxes & insurance
    • maintenance
    • major repairs & improvements
  • NYT online calculator:is it better to rent or buy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4/upshot/buy-rent-calculator.html)

  • Tips for buying a house

    • 信用分越高越好
    • 首付越多越好
    • 算一下总费用
    • 最保守的贷款方案(30 years flexed rate loan)
    • 有些地方有羊毛(比如公司)
    • online services。zillow.com,redfin.com,trulia.com,insure.com
  • 买房迷思

    • 房价总是涨。不一定,而且有机会成本。
    • 用杠杆赚钱。房价明面上涨了,但是其他费用没有算进去。
    • 降低税率。省钱但是花更多钱,2018税改降低了这个优势。

说实话我还挺喜欢 City Walk 这个说法的,虽然这个词带有一种「小资」气质。

City Walk 可以让大家更有意识地观察城市、重建对于周边的触觉、以及找到城市中的同温层。如果上海没有这种 City Walk 的基础,也不会有乌中路的白纸运动。这恰恰是城市公民意识到一定程度才有的产物。

可以讨论的这个词是否被滥用和商业化,但是这个词能够鼓励人们走上街头、产生连接,就是好事。

Play Hard and Work Hard 的精髓就是工作的时候知道要赶紧做完,接下来才可以尽情玩乐,玩的时候也很用力因为马上就要上班了。这里面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变化」和「预期」。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不喜欢湾区的气候,因为这里面就是没有变化和预期。有四季的地方气候在变化,每天都不同,大家对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预期。
我现在工作上也和湾区的天气一样,就是 constant,绵延无际,没有周期,没有尽头。

二 @Vancouver

I feel very connected to the local business owners and local people in Vancouver already even though it’s been just for two weeks. They are just so real to me. In Bay Area, I’m like living inside a bubble where everyone is so busy with their own agenda. Maybe it’s because Vancouver is very walkable so I can run into random people with whom I can chat. Driving everywhere means you are only connected to your car and the people inside the same car with you who, most of the time, you already knew.

转辗奔波终于回家,感觉终于心里一松。站在客厅,觉得对湾区的家很有归属感。但我再细看,我发现先前我的生活过得非常狼狈,家里也没好好收拾,整天睁眼闭眼就是工作,我在湾区就是不快乐。但明明样样都不缺,日子怎么就过成这个样子了呢。这次在温哥华待了一个月,可以说是完全 detach 了一下,令人警醒。

昨天人生中第二次坐了Caltrain(上一次还在疫情前)去找 @fornever 玩。一小会就到达了,比我想象中还快。车上人不多,大家各自听音乐或者看书,还有带着自行车或者滑板的。两边湾区景色虽然还是很乡下,但从火车上望出去倒是别是一番景致,这和开车看到的两边风景是不同的,可能因为心情不同,我在车上也看了会书。

我们开心地吃完饭聊完天后再一起坐了回程。我突然觉得湾区更亲切了,公共交通让我对湾区的空间感进行了重塑,让我觉得有些很远的地方也是可以容易到达的(开车半小时以上对我来说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我觉得这是给今年开了个好头,最重要的一点是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我可以像之前那样走进人群了,接下来有自行车了我应该能探索湾区更多地方。

之后我准备和朋友见面尽量不默认「一起吃饭吧」,而是「一起散个步吧」、「一个看个电影吧」、「一起看个展吧」之类的。吃饭这个行为在湾区实在太奢侈了,开个三十分钟一个小时如果只是为了吃顿饭,太浪费了。

散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在过程中和周围环境以及人产生连接。开车的问题在于点到点。走路可以随时逛街,探访有意思的店铺,遇到有意思的人。

就像残疾人生活在一个不友好的环境里,他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有问题。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会意识到一切本来可以那么 accessable。需要找到湾区的另一种生活模式。

朋友们都住在附近,可以随时叫出来吃饭,去找朋友的路上可以发生别的事情。上下班的旅程也像是探险。这才是一个社区。

湾区这种一成不变的稳定感让人住的时候害怕,离开的时候想念。

想起之前去泉州开元寺正好撞上一月一次的法会,人很多,大家都穿着红色的衣服,似乎会专门怕别人香火烧坏而穿的衣服。一位老奶奶还给我盛了一碗素面吃。

那碗面至今想起来还是寡淡无味,却有一种独特的柴火气,是我小时候奶奶带我去庙里吃面吃到的相同的味道。我吃着面看着男女老少乡里乡亲一起绕着大殿转圈祈福,觉得自己也受到了莫大的庇佑。

(就是图里这种素面)

最近研究公共交通,回忆起小时候骑车上学的经历。大概从我小学的时候,市里开始对道路开始重新规划,新建了protected bike lane,据说是从德国学来的。中国大部分道路都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车道和人行道。但我市开始扩展人行道,并在上面开辟了柏油铺的自行车道,算是一种比较现代的自行车道。而且各种交通指示标志和规则也围绕着自行车来设计。

从小到大,我上小学上初中,我爸妈也不需要接送我,我就和一群小伙伴天天一起骑车上下学,有时候沿路就是停下来吃个东西,聊个天。

我从来没有觉得骑自行车有什么危险,我爸妈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危险。共享单车从来没有进过我市,因为政府有自己的单车,用市民卡租借就行。骑车就是那么自然又安全的一件事。我很感激当时的决策者能选择这样交通规划。

后来我市在新的土地建了不少新区开发区之类的,但规划又回到了最原始的以车为主的方案,可能因为觉得新的城区大家都会开车去,但我觉得这绝对是一个退步。我几年没回去了,不知道那些新区是否又更新成了自行车友好的社区。我希望是。

新的一年,多和人产生连接,多和周边环境产生连接。

O1 重建对身体的信心

  • KR1 体检保证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
  • KR2 开始复健并找私教评估
  • KR3 争取骑自行车完成一些短途交通
  • KR4 开展一项非剧烈对抗的新体育运动,比如跑步

O2 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 KR1 学习一个乐器或者一门语言,上线下课来认识朋友
  • KR2 优化记账流程,进行预算管理
  • KR3 Tentative,养狗或者帮朋友养更长时间的狗

O3 重筑对未来的信念

  • KR1 争取今年能够升职,并对职业进行进一步规划
  • KR2 对居住地进行最后评估,决定好三年内住哪里
  • KR3 回国和父母进行一次对话,聊清楚个人和家庭的发展方向

年末整理 Google Keep,这三年来里面散落了多少只言片语。往常当场成型的想法我都会直接发到社交平台上,这些留在 Keep 里的是想等日后汇通更多材料写文章,现在看来我也没有精力处理它们, 索性整理起来归档。

Clubhouse

行业网络缺乏联系,人们对微博不满意。尴尬的是大家缺乏公共场合发言的训练,所有人就像被扔到了PPT 卡拉OK挑战
@2021

进击的巨人

为了统治制造外敌,让平民生活在恐惧中。
@2020

记一次 Nap

前天下班回家倒头就睡,但这一觉睡得很舒服,醒来时脑子里「像在刚加润滑油推动环环相扣的齿轮」那样顺滑。
@7/24/2022

自知之明

人到底能不能认识自己?就连相貌也不行。
@2020

论抖音

抖音和美国传统家庭搞笑录影带没有区别。
@202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完成了大清没有完成的洋务运动。
@3/19/2022

共产世界的两党制

共产党害怕两党制,是不是默认一定有另外一个资本主义政党作为反对党出现。如果另外一个共产主义政党来做反对党呢?可行吗?恐怕会互相攻击对方是修正主义。共产主义作为社会最终改造形态,其正确性是绝对的,来实现它的执政党也必然拥有唯一解释权和执行权。共产主义必然集权,必然独裁。
@2020

拼音缩写

从汉字到拼音缩写是信息降维。喜大普奔和其本来表达的句子还在一个维度,但是 nmsl 已经是降维了。
@2021 有感于拼音缩写之流行

纸质书与空间感

阅读纸质书在记忆文字内容之外还会记录片段所在的空间位置。要在电子设备中营造出空间感,而且是确定的空间感,很难。
@11/8/2020

WLB

对抗工作侵蚀生活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生活来对抗工作。用工作的办法来整理生活。
@1/10/2021

Flag

发明一款APP叫Flag,收集所有人的Flag,看最后能不能成功。可以加好友,给Flag下注。个人页显示自己的所有Flag。这本身也是一个 Flag。
@1/10/2021

关于谣言与辟谣

个人:不辨真假,一股脑全收。失去判断能力。
官方:失去真正的辟谣机制,不懂得如何合适地向民众披露信息。失去良性互动。游标卡尺式的辟谣,失去公信力。
@2020 新冠初期

论中国的美国化

中国梦的提法,中央部委的改革(退役军人部,卫健委合并等等),退休金制度改革。虽然民间反美,但是高层架构上我觉得是想要学习美国,进行一种「彼可取而代之」的对抗。
@2019

应急系统

「急」提升了,「应」的方法还是老几样。社区互助,感人事迹,粗暴管理。
@2020 有感于武汉封城乱象

来自台湾牙医很温柔,将近两个小时的种牙过程中她一直用哄小孩的语气在安慰我:「不要紧张厚」、「啊……嘴巴再长大一点」、「很快就好哦」。我除了配合她张嘴闭嘴,无事可做,但又不能睡着。一开始我精神紧张,连带着身体肌肉也紧绷。但我的注意力逐渐在电钻凿牙的噪音中涣散,我开始清醒地思考一些事情,同时对身体却无知觉。

「现在可以把嘴巴闭上休息一会哦」,我被牙医的指令拉回到现实。我才发现我刚才走神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走神了。走神只会发生在对现实世界失焦的时候,但现在的生活里这种时刻太少,值得珍惜。

走神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呢?先是有很多童年的画面浮现在脑海,特别是我小学时去一个朋友家玩的场景:我记得小区门口的样子、停车库、他家的装饰,还有周围一整片街区在十多年前的模样。

然后我又想到写作的问题,同样是内容创作,视频、音频内容有明确收集素材、剪辑素材的流程,所以大家有共识——素材的好坏和编辑的功力同样重要。但是在写作上,「一气呵成、出口成章」却是被鼓励的,这就仿佛追求所有的影视作品都能靠「长镜头」一镜到底。究其原因,不像音视频创造中素材收集来源于镜头,剪辑则通过专业的软件有着明确的工具区分、载体界限,对写作来说,两者都是依托纸笔,素材创作的过程中编辑行为同时发生,而之后编辑的过程中仍可能出现新的素材,这种形式上的自由正是写作的魅力,也成为它的迷惑和远人之处。

走神到这里,这篇文章的素材收集地也差不多了。现在的我正在编辑素材的过程中,倏得又意识到,散步、淋浴的状态其实类似,都是身体被限制在单一动作中一小段时间,从而使得精神有机会逃离对肉体的关注。

我想接下来应该多创造走神的机会,因为走神孕育灵感,从而生出写作的素材。对待写作,我们也应该要有个「素材」的概念,多积累「原始胶片」,不要害怕用不上或者不好用。

写到这里,我的麻药似乎已经失去了效果,牙齿好疼。

「杀不死你的使你更强大」这句话的有个前提,这必须是一个你死我活的关系,如果你撑过去了,对方就走了。但慢性病目的则是与你共存,折磨你,让你虚弱,或者它没有什么目的:饿你体肤,劳你筋骨,然后你发现原来天并没有降什么大任给你,这只是一种纯粹的痛苦。

新冠开始之后,我被三种慢性病缠上了。

皮肤是最大的器官——湿疹

最开始是戴口罩处的皮肤泛红瘙痒,后来是脖子和领子摩擦处的皮肤变得异常敏感。一开始我觉得是口罩材质的问题,但换了几种口罩于事无补。

非脸部的症状大部分能通过较强的激素药膏祛除,但是即便消失了一段时间,任何的环境变化或者心情变化也会重新让症状复现,比如西雅图的雨季或者工作压力增大。脖子上的湿疹起起伏伏,加上冬天开始穿厚衣服,更难稳定。

因为湿疹是一种治不好的玄学病,各个医生并无太好的对策,他们会首先给你开新的药膏,然后那个药膏的确能帮你缓和症状。过了一段时间症状复现你就会质疑是否目前这位医术不济,再找一个新的,如此循环。医生一方面安抚我这病问题不大,另外一方面也表示这病并不能根治。但他们一致同意诱因是疫情期间在家待太久,免疫力下降以及情绪不好。

后来我才意识到疫情期间有非常多人(现实中认识的朋友还有网友)也有湿疹,我甚至在长毛象上找到了一个互助小组,我和几个现实中的同事还有一个微信群来交换湾区湿疹治疗信息。谁能想到这竟是一种广泛的瘟疫副作用。

最后我终于约到了一个皮肤科专家(美国预约很难),一上来这位专家非常专业地表现了出了职业谨慎:「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到底是不是湿疹才能对症下药,你说对吧。目前我也几个猜想,但需要实验室检测结果来确认。」我十分激动,心想不愧是皮肤科专家,「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太专业了!于是医生在我的下巴处活生生剪下来一小片皮肤送检。过了十几天,医生拿到报告高兴地跟我说:「结果令人欣慰,不是别的什么皮肤病,就是普通湿疹!」于是同样的治疗循环再次发生了一遍。不过她似乎看到我非常气馁,建议我去找更专科的皮肤过敏医生看看,做一个过敏测试。经过了六个月的等待,最后发现我只对一种常见过敏源过敏,并没有什么太大帮助,一如往常。

这就是慢性病的魅力吧。

病入膏肓——背痛

2020年时我因为背痛去看过一次 Chiropractor。医生给脊柱拍片,但脊柱本身并无太大的问题,我怀疑是发炎,后来自愈。21年的恶化是左背肩胛骨处出现严重的疼痛。后来我意识到根本原因是我从iPhone 12 mini升级到iPhone 13 Pro一下子无法承受密度如此之大的手机。这听上去比较离谱,但我不是唯一一个因为iPhone重量而痛苦的人,我的朋友也有类似症状。

长期在家上班,脖颈的问题让背痛雪上加霜。后来因为进入Holiday season工作变少而逐渐好了些。新冠痊愈之后有一次做瑜伽拉伸,背痛更为严重,后来我才知道肩胛骨内侧疼痛不能靠拉伸来缓解,反而会加重。

就这样,背痛的问题困扰了我将近十个月,期间也是各种求医问药,按摩多次,每次都治标不治本,放松的肌肉马上就会紧张回来。日久之后,这甚至成了一种会呼吸的痛,因为呼吸时胸腔扩张导致背部肌肉紧张。后来我也才知道肩胛骨内侧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膏肓,所以我这是典型的病入膏肓。

期间没有再看 Chiroprocator 的原因是感觉这是肌肉问题而不是骨头问题。后来又去公司内部的医生看背痛,对方说有两种办法,一是去找公司内部的 Chiroprator,他们非常专业——治这种程序员的职业病有经验,二是打针治疗。我选择给公司内部的 Chiropractor 一次机会。

结果第一次见医生的时候他就对我说「这病能治,而且很快能治好」——这简直是医生嘴巴里说出来的最美妙的语言。我将信将疑,结果第一次正骨结束,我的后背立马放松了许多。他向我解释说,姿势不对导致脊椎骨连接处的骨头也长期不在正确的位置,导致了肌肉长期紧张拉扯着骨头,骨头无法复位,如此恶性循环。

骨头复位之后再加以锻炼,我的背痛基本上消失了。我向我所有的朋友推荐了这位医生,他值得一面「妙医圣手」的锦旗。

很可惜的是,我在纽约得了第二次新冠之后背痛被打回原形。似乎卧床休息太久加上发烧导致的肌肉酸痛,使得我的背部再次失去了应有的肌肉支撑。结果一切只能从头再来,你以为它走了,它还是会回来。不过至少我现在存有希望,坚持锻炼加上定期正骨,能让背痛降到到一个不被察觉的程度。

良木择禽而被栖——身份

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一直在折磨我、耗费我的心神如慢性病般,那无疑就是在美国工作的身份问题。

在美国工作,工签抽到之后还不稳妥,因为工签和公司绑定,工作没了身份就没了。解决身份问题需要申请绿卡,申请绿卡的第一步是需要公司帮你打出招聘广告,证明你的岗位在美国没有人胜任。通常这只是走走过场,但是劳工部也会发出Audit通知,或者针对某家公司进行格外审核,比如Meta有不少人因此而迟迟无法推动绿卡进程。开始招聘流程申请就会拿到一个号码牌(Priority date),又因为在中国大陆出生的人有一条单独的队伍,从申请到拿到绿卡往往需要好几年,于是你在队伍里的位置格外重要。

疫情期间,律所没有收到移民局发的电子Audit通知(之前他们往往会只看纸质的通知),导致我先前的申请完全作废,最后我在队伍里的位置延后了一年,这也意味着最后可能会差个几年拿到绿卡。

每当行业不稳定的时候(如最近),或者需要出国重新申请美签签证的时候,这种痛苦就会萦绕在身边。相比以上两种病,这种病更是无药可医,只能等待。

一种解药(或者不是)

一两年下来,长期的病情不是最本质的苦难,真正能够击倒你是的是每次觉得症状快没有的时候再次复发的那一刻,那是对心理防线的一次次击破。要说从这些慢性病里我学到什么,只能说:we’ll live with it and we will see.

本文是我在长毛象上对象友「如何转码」这个问题的回复。为了快速介绍各种概念,我将写代码类比成学语言。但我知道类比是危险的,因为大量的类比并不精准,最后变成了误导。但类比又是有效的:

Analogy is the shortcut to new concepts – Yocson

原文如下: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类比,我认为算法和数据结构是语法(区别于编程语言的语法),有了这个知识可以组织句子以及表达意思。而编程语言们的语法则是词汇和短句,不同的编程语言是不同方言,表达形式不一样(我过度简化了)。有了语法和词汇,基本上你可以讲话了。听力和阅读是看懂别人代码的能力,口语和写作是写代码运行代码的能力。

但是有这些是不够的。你在实际的生活中还需要学习一些社交用语、商务用语、公文写作、古文写作等等。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这些知识可能只有特殊工种才会用到,就像只有中文系才需要熟练掌握文言文,实际生活中没人真的会使用。再比如只有公务员需要熟练掌握一样申论写作,只有宰相才需要写青辞。追星学的日语和研究日本文学学的日语可能也大相径庭。 前端后端以及AI程序员说的都是不同的专业语言,各有侧重。

另外,语言也有好坏之分,YYDS 是一个词,永远的神也是一个词。如果把程序写得更好更优美更易懂是个很大的话题,这里面包括文本表达上(易读性,正确性,结构性),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是这句话内容的信息量和有效性(程序跑得快不快,需要多少硬件资源),好比为了表达同一个意思,有人用成语说完,有人写了一篇垃圾小作文。初期可以不用掌握,但是也很重要。

回到从哪开始学的问题,就跟学外语一样,我觉得可以写着一本经典的语法书(算法,数据结构)快速过一下,不求甚解地读。再然后是挑一门编程语言学词汇和短语(编程语言的语法),有的语言难学,有的语言简单,看个人需求来选,很多人说建议Python入门但是我觉得存疑,比如有人觉得俄语(C++)特别难但是他就是喜欢俄国文学,那么让他学一门简单的别国语言没有意义。同时如果你只是喜欢文学,哪国文学不重要,这时候会出现有些国家的文学特别强势,比如前端的世界里 Javascript 占据主导地位。

有了语法和词汇,可以和语伴聊天在提升熟练度。编程比较好的是你不需要一个真人来教你说话或者检测你说得对不对。你可以去Leetcode刷题,它相当于提供了许多对话场景,你需要使用正确的语言说出正确的话,Leetcode会告诉你说的对不对。它甚至一定程序说得是否有效(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我建议尽快能进入到和语伴交流这一步。

最后,语言学习最好的动力就是你有实际的需求,比如为了追星而学日语。你可以直接跳过所有语言和词汇学习,直接开始肝爱豆的资源,自然而言就学会了。

我建议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选择一个 Project 做,比如说做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会涉及网页、数据库等等知识,做着做着你也会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学起来会更有动力,因为目标更明确。做 Project 学知识还有好处,就像追星学日语,爱豆今天演了一个大河剧,那么你瞬间变成战国历史专家,各种梗和典故熟稔于心。这是正规学语言达不到的效果。

最后能在程序员就业市场提高区分度的就是对不同梗和语言的熟悉程度。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